了整个天下。
他,需要去看看天下。
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,对顾煜将来的表现同样也是愈发期待。
这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时代。
一个于历史之中极为耀眼的人物即将出世。
顾易也不知道顾煜会不会与他产生什么联系。
但以顾煜当前的表现而言。
他绝对会成为接下来整个历史以及顾氏最大的变数之一。
并未出乎顾煜的预料,杨坚是不可能会重用顾氏的。
他是一个枭雄。
一个从乱世之中杀出来的枭雄。
这种人一般都有着很强的自信,不可能如当年的刘备那般对待顾氏,也不可能直接提拔顾氏子弟。
帝王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“忠心”。
“忠心”只是帝王想要的基础,他更想要的是属于皇帝那独一无二的权力。
这就是帝王!
甭说是对于顾氏,对于他最为核心的关陇集团,杨坚都不会手下留情。
没错,就是关陇集团。
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
但在多年的乱世之中,在时局的影响之下,关陇集团仍是避无可避的出现。
甚至影响力也都丝毫不差。
在南北汉时期,关陇集团便能左右皇权。
如今天下已经一统。
杨坚自然不可能再容忍关陇集团的存在。
这也是眼见的不凡之处。
在天下一统之前,他知道自己是被关陇集团选出来的皇帝,甚至是愿意与关陇集团分出权力。
但现在——可就不一样了。
他绝对不会容忍关陇集团把控军队以及官职。
“顾氏入朝”以及南方世人的出现,于他而言就是最佳的时机。
轰轰烈烈的改革于大隋这个冉冉升起的王朝而始。
——杨坚却乃枭雄。
他的智慧与手段都对得起这个称号。
他首先要彻底恢复的自是科举。
天下混乱至今。
在一开始的时候种种制度并未混乱,包括刘裕刘赫之时,科举制都是南北两汉双方用来收揽人心最有用的手段。
但随着时间越来越漫长。
科举制亦是渐渐发展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。
这也是乱世的必然。
世家掌控着大部分的力量,掌权者要想获得世家的支持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妥协。
杨坚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统治天下。
根本原因便是因为南北两汉已经烂到了根里。
名存实亡的科举;
豪族的兼并;
混乱的吏治;
看不到尽头的乱世。
长期混乱所带来的影响就注定了这些局势会出现。
杨坚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将这一切立起来,让天下百姓都看到朝廷的心意!
当然,这样做注定会引起内部的动荡。
但当大势已成之时。
这一切终究不能影响到大势。
杨坚是个十分果决人,就像他当初决定踏出那一步一般,便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
他先是整治四方吏治;
然后便于开皇十一年,正式定下了科举的章程。
不仅仅是完全承继炎汉时的政策。
在此之中。
他亦是根据局势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,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将考核的官员。
这才是其中关键。
要想彻底解决当前隋朝内部的动荡。
这是他必须要做的。
除此之外,还是官员体系上的改革。
其实这些年来。
随着天下的局势愈发动荡,南北两汉之中的朝廷格式也已经有了不同。
杨坚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再次进行改革。
他决定实行——五部六曹制。
将一切权力重新分散,进而加强中央集权。
五省包括内史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、秘书省和内侍省。
其中——
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;内侍省是宫廷宦官机构;内史省是决策机构,负责起草诏令;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,有封驳之权;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,负责执行政令。
再下设六曹。
六曹分别是吏部、度支、礼部、兵部、都官、工部。
吏部负责官员选拔和考核;度支曹后改称户部,掌管财政和户籍;礼部负责礼仪、教育和外交事务;兵部掌管军事;都官曹后改称刑部,负责司法和刑狱;工部掌管工程建设和手工业。
此举不仅仅重新划分权力,亦是能够提高整个朝堂的运行效率。
明确的官僚体系。
又避免了因一人权势过高影响到了皇权。
除此之外——当然
第124章 开皇之治,李家二郎(求月票)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